2015年台灣與美國簽訂合作備忘錄,成立「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(Global Cooperation and Training Framework, GCTF)」,盼能針對兩國共同關注議題辦理訓練課程,日本與澳洲分別於2019、2021年共同加入成為夥伴關係。今年度以「國際人道救援」為主題辦理為期五天的國際研習營,有來自北美、歐洲、非洲、亞洲、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的官員、專家與駐台使節共同參與。
9月22日全員移動至 消防署南投訓練中心 進行工作坊的活動,由 消防署署長蕭煥章 開場介紹台灣自九二一巨災後台灣對於災害防救體制的蛻變,蓄積二十四年以來的防救災量能,在今年二月初的土耳其-敘利亞地震發揮有效的協助。銘傳大學 馬士元教授(協會理事)分享台灣強韌計畫的架構,上午場次亦邀請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(FEMA)、國際開發署(USAID)、行政法人國際協力機構(JICA)等國際人道救援組織分享他們能提供的協助以及如何提供協助。
下午場次由JICA介紹該組織國際救助經驗,包含2008汶川大地震,與2023土耳其敘利亞地震的人道救援,前往災區現場建設臨時醫療設施以及避難收容所,提供當地緊急救災協助,未來也期盼能和台灣攜手並進、互助合作面對各種災害的考驗。接著由慈濟基金會主任王運敬、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、美國精神(Spirit of America)亞太區域執行長布蘭登(Joshua Brandon)進行圓桌論壇,開放討論非政府、非營利組織如何運作以及面對的挑戰。
王運敬主任特別表示,現今非政府組織防救災同樣面臨全球暖化的挑戰,影響了防救災的EQ,也就是Efficiency (E)和Quality (Q),更加值得一提的是,台灣在兩年後也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,每5位人口就有1位年長者,在防救災的組織訓練上,就更加需要加強利用「賦能」提升年長者族群的韌性了!
產業端則由協會代表出席,由團體會員 Geosat 經緯航太科技 葉泳蘭教授 分享無人機於防救災之應用。當災害發生時,無人機可應用於災區建模,蒐集情資提供防救災單位應用;搭載通訊設備也可以和行動裝置連動,迅速供指揮官作為決策資料。最後葉教授也提到,即使各國目前皆高度發展無人機系統,無人機戰略地位提升的同時,也讓無人機成為首要攻擊標的,必須有更多的因應之道。作為國土安全及防災產業的重要夥伴,經緯航太 已經準備好引領下一世代的無人機風潮,值得大家持續關注和期待喔! |